返回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三国英雄传1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时期的各个阵营都默默的点了点头。

    对于武将来说,确实是骑射和个人自身的武力值两方面综合比较能够判断一个人的实力。

    不过在他们这,骑射的能力一向是被归类于个人武力值中的,没想到欣欣小娘子竟然要把这两项分开来说。

    第十位,孙策。

    孙策作为江东的主公,政治上和领兵上的加分其实是相当多的,那么孙策的个人的实力又怎么样呢?

    先来看看骑射,古时候但凡是能够领兵打仗的,射箭总是会一点的,但是精不精通,能不能万军之中取敌方首级,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东吴当时有一个很强大的外族敌人,那就是山越,山越是生活在山中的部族,射箭打猎更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东吴想要跟山越作战,射箭上肯定是有涉及的,那么孙策的骑射水平如何呢?

    《三国志》中并没有给出记载,那么我们就只能从侧面来看,孙策身亡是因为当时许贡派出了自己的三个门作为刺,并且这三个人都是用弓箭作为袭杀的手段的。

    我们先来看看《江表传》中的记载: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也就是说,孙策在这三个刺刺杀他之前,就已经识破了这三个人不是自己的部下,并且还先拿出了弓箭去射刺。

    骑射不止要求你要能够在马上射中别人,当然也包括了躲避对面箭矢的能力,加上孙策自身的武力值也不低,就这样还能被两个“怖急”之下,举弓射箭的人射中面颊,这骑射能力,大概不是特别的好。

    然后我们来看个人的武力,个人武力这方面,不是说自己说自己厉害就行了的,这个要看别人对你的认可。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中曾经称赞孙策:“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

    《三国志》也在别的角度称赞了孙策的勇武,《江表传》中更是将他比作项羽“策骁雄,与项籍相似”,有个“小霸王”的称号,还说“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

    王朗评价孙策“勇锐无前”,曹操也说孙策“猘儿,谓难与争锋”。

    从这些评价中都不难看出,孙策的勇武在三国时期是出了名的。

    再来看看孙策有没有进行过一对一的单挑,是有的,神亭之战,孙策和太史慈打了一架,两人算是单挑,但是这是在战场上,周围也还有别的因素干扰,并且两人堪堪打了个平手,谁都没能斩杀了另一方。

    不过这在历史上的记载也不是很明确,所以就先放在这里了!友友们可以自己评判一下!

    {要是论勇武,谁能比得过关二爷!}

    {确实,关羽应该就是第一了!}

    {《三国志》中描写的关羽,那可是比《三国演义》里的还要夸张!}

    {孙策还是挺厉害的!}

    {评价孙策的人很多,能有“小霸王”的称号,应该是很出名了!}

    {孙策毕竟是个将军,他的任务是指挥战争,自己上战场算怎么回事啊!}

    {这不是说了,不把用兵能力算进去嘛!}

    {要是算用兵,那群儒将也得算进来,这就没完了!}

    {毕竟三国的英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

    {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是兄长!天幕不公,兄长勇武,举世无双,怎么才第十!”孙权既激动又生气。

    激动能够在天幕上见到自己兄长的英姿,生气于这些后世人竟然把他的兄长看的这么低!

    “兄长可是江东的小霸王,勇武之名大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孙权手中的酒杯被重重的放在了桌案上,杯中酒水洒出了大半,孙权身边的侍女赶紧上前为孙权擦拭。

    周瑜不紧不慢:“伯符武力高绝,非常人能比,我也要看看,就连伯符都只能屈居第十的榜单,前面的都是什么厉害人物!”

    江东的属臣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在为孙策打抱不平。

    就算是装的,也得在孙权面前装出敬爱孙策的样子!

    接下来,第九位,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原本是刘鲧的部下,后来被孙策招降,成为了东吴的大将,也就是说,这位和孙策是一个阵营的。

    关于太史慈的骑射能力,在史书中是有着明确记载的。

    《三国志》中,陈寿曾经说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这些描述很明显都在说太史慈是个真正的神射手。

    史书中这么一句八个字的记载,当然是很难直接说明太史慈的厉害的,所以,有一件事能够很直观的看出太史慈的骑射能力。

    这便是太史慈北海救孔融的事迹了。

    《三国志》记载:(太史慈)於是严行蓐食,须明,便带鞬摄弓上马,将两骑自随,各作一的持之,开门直出

第111章 三国英雄传16(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